今天的目標是要用紅外線遙控器切換視窗、 切換火狐分頁。 假設你已設定好 HP Media Center infrared transceiver, 把有興趣的按鍵映射到某些平常用不到的按鍵名稱 (KEY_*), 或是你已設定好 xenta se340d 紅外線電腦遙控器/接收器 的少數幾顆可客製化按鍵。 總之請先用簡單的應用程式確認你的遙控器搭配 ~/.xbindkeysrc 已可運作。 (見本月前兩三篇文章)
2021年2月15日 星期一
2021年2月14日 星期日
2021年2月7日 星期日
xenta se340d 紅外線電腦遙控器/接收器
前幾天成功地
拿電視遙控器操作電腦; 可惜現在如果想買 HP media center
infrared transceiver 好像只能在 Amazon 等等國外網站買得到 :-(
昨天入手這款:
PC 紅外線電腦遙控器, 筆記一下使用心得。
優點: 不必設定, 大部分的按鍵直接就可以用, 還內嵌一個小小滑鼠;
缺點: 無法設定, 也無法搭配其他遙控器。
2021年2月3日 星期三
拿電視遙控器操作電腦
在電腦上播影片接 hdmi 線投射到電視上的時候,
想要暫停、 倒帶、 快轉必須走到電腦前面, 很麻煩。
沒關係,
VlcFreemote 這個 app 可以把手機變成遙控器。
本文要介紹的則是另一個方法: 買一個 usb 紅外線接收器接在電腦上,
直接用電視遙控器來操作電腦。
採用這個方案, 它的應用就不僅限於搭配 vlc 播影片。
例如有一些工作用電腦做很簡單很方便 (像是查天氣/公車/股票資訊),
但是老人家可能因為對電腦鍵盤有畏懼感或因為手機字太小而無法操作。
一旦把遙控器變成一個額外的無線小鍵盤,
諸如此類的事都可以用很簡單的程式甚至單純的網頁來實作,
讓使用者以為是在用電視遙控器操作電視。
很適合裝在樹莓派上, 把它當作家庭影音媒體中心兼資訊查詢站。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論文整理參考資料的幫手 zotero
寫部落格比寫論文好玩多了, 而且不必出國開會。
不過今年因為疫情, 有很多不出國就可以發表論文的機會,
那就勉強寫一篇吧。 寫論文時最煩的就是整理參考資料。
這次發現有 George Mason 大學所開發的 zotero 可用, 太開心了!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grml 客製化筆記
Grml 是專門為網管/系統管理員所設計的羽量級 linux, 官網的 small 版只有 350M; 即使是 貴哥實驗室版 (grml64-small-g20?.iso) 也不到500M, 很容易就可以 boot to ram 毫邁帥氣裸奔。 它本身就提供了 grml2usb 指令可以把系統安裝到 usb 上變成可開機隨身碟。 不過我習慣用 extlinux 來處理開機的部分, 因為它的設定比 grub2 簡單很多, 只需要改設定檔、 把檔案放對位置就好。 假設你用 貴哥版的 ulyana 開機、 假設你的隨身碟是 /dev/sdz, 其中第一分割 /dev/sdz1 已經格式化為 fat32。
製作 UEFI 開機光碟 iso 映像檔
找了很久才找到製作 UEFI 開機光碟 iso 映像檔的方法。 Syslinux 官網的描述 看不太懂; 照著 這個 gist 做, 又參考 這個問答 跟 線上版 xorriso 手冊 (電腦版的竟然不太完整?) 才終於理解。
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修改/客製 initrd.img
Linux 開機時最早載入的兩個檔案是 vmlinuz (kernel) 及 initrd.img。
較舊的 initrd.img 是一個單純的壓縮過的 cpio 檔;
但較新的 initrd.img (我拿 ulyana 實驗)
則是在主要壓縮檔的前面還放了兩個未壓縮的 cpio 檔,
裡面分別包含了 kernel/x86/microcode/AuthenticAMD.bin 跟
early2/kernel/x86/microcode/GenuineIntel.bin 兩個檔案,
所以如果用 cpio -idv < .../initrd.img
只會看到 AuthenticAMD.bin 。 查到最接近有用的答案是 這個。
不過後來想起來/查到有更簡單的方法:
mkdir /tmp/initrd/ ; unmkinitramfs .../initrd.img /tmp/initrd/
這會在 /tmp/initrd/ 裡面解出 early、 early2、 main 三個目錄,
其中 main 才是主要的內容。
2020年10月13日 星期二
十分鐘開始測試 UEFI 救命碟
原來製作 UEFI 版開機隨身碟完全不需要什麼特殊安裝動作, 只要把檔案放對位置就可以了! 請下載 uefi-boot-files.tgz、 移到你的隨身碟根目錄、 解壓縮、 重開機、 按某個鍵進入 UEFI 的開機選單。 在選單裡若看到 「你的隨身碟廠牌名稱」 跟 「UEFI 你的隨身碟廠牌名稱」, 則此時選擇有 UEFI 的那個選項, 然後就可以看到屠龍背景圖版本的 extlinux.conf 選單、 選擇啟動 "mint 20 ulyana xfce g20K forgetful"。 在左下角應該會看到它成功載入 vmlinuz 與 initrd.img, 最後卡在找不到 root file system, 這就成功了! 接下來只要照著 「講師趕時間」 的第二節 「聽眾回家必須自己做的事」 就可以完整開機進入 貴哥實驗室 ulyana 版。 前半 (只需十分鐘) 與後半所有動作都可以在 MS Windows 或 Mac OS 底下, 用檔案總管完成!
2020年10月9日 星期五
usb 喇叭雜音改用手機充電簡單解決
最近敗了一部新的桌機, 原本在舊機器用得好好的 usb 喇叭, 在新機器上出現了持續不斷的雜音。 換了兩組喇叭都一樣, 原本都快要抱上車送修了, 又突然想到用耳機測試一下, 結果耳機竟然正常沒雜音! 那兩組喇叭都是耳機線加 usb 電源線很便宜的那種, 所以結論很明顯: 雜音是 usb 供電造成的。 於是改用手機的 usb 充電器供電給喇叭, 雜音果然就沒了。 搜尋 「usb 喇叭 雜音」 可以看到不少文章, 很多大大說這種 「usb 只供電不傳訊號」 的喇叭品質較差, 若是 「只有一條 usb 線、 不需要接耳機線」 的喇叭, 因為傳的是數位訊號, 當然也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而且喇叭有內建音效卡, 品質較好。 買較高級的喇叭當然也是一個解決方法; 不過如果同樣的便宜喇叭在某些電腦上可以在另外的電腦卻不行, 那是不是也意謂著有雜音的電腦的主機板或電源供應器確實有雜訊呢? 而且我的耳朵沒那麼好, 只要沒有雜音, 其實真的分不出喇叭的等級。 總之現在多了一個 usb 充電器, 我的接線有點亂, 但反正藏在電腦背後看不見; 不必換喇叭又能恢復不錯的聲音品質, 開心啦!
2020年9月15日 星期二
xfce4 之下的中文輸入法卡到陰: nvidia 顯卡
我的新家
mint ulyana 大致上住得很順手。 但是在兩部 nvidia 顯卡的電腦上,
兩大覽器都會無緣無故造成整部電腦死當。 於是把兩大瀏覽器裡的「硬體加速」選項關掉。
是可以上網了, 但換中文輸入法出問題 -- 換過 fcitx、 gcin、 ibus 都一樣 --
打沒幾個字, 畫面就亂掉、 整部電腦當掉。
我的經驗是: 會讓 linux 死當, 沒什麼好說的, 一定就是 nvidia 顯卡的問題,
因為他們不希望別人幫他們寫自由軟體驅動程式。
最簡單的解法就是在開機命令列加上 nouveau.noaccel=1
選項,
例如我的 extlinux.conf 裡面, live CD 開機模式的部分長得像這樣:
label live:ulyana
menu label mint 20 ulyana xfce, live CD [broken GeForce 7025]
kernel /ulyana-g20K/vmlinuz-5.4.0-42-generic
append initrd=/ulyana-g20K/initrd.img-5.4.0-42-generic net.ifnames=0 biosdevname=0 boot=live live-media-path=/ulyana-g20K/ nouveau.noaccel=1
這只關掉驅動程式 nouveau 的加速功能, 但還是可以看到不錯的解析度。
(如果用 nouveau.modeset=0
禁止更改解析度或更狠的
rd.driver.blacklist=nouveau
禁用 nouveau,
那麼就只有 1024x768 的解析度。) 可是...
開機之後, 自動登入失效, 跳回 lightdm 登入畫面。
輸入帳號密碼, 畫面閃一下看起來好像登入了, 但馬上又跳回 lightdm 登入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