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 的資安疑慮引發爭議, 資訊人權議題請見另文:
金鑰傳中國的 Zoom、 臉腫的教育部、 很政治的技術物。
這篇的重點是要推薦 jitsi。
我不要廢話、 你不要猶豫, 現在馬上用滑鼠中間鍵點進去開一個新分頁。
按下橘色的 「Start a Call」、 隨意命名一個不會跟別人撞山的會議室
(例如 Greg607f638e)、 允許它使用你的麥克風 (還有攝影機,如果有的話)
但不要勾選 「remember this decision」, 你就開始遠距會議了。
什麼? 不必註冊帳號? 沒錯。 你去公園找一張桌子坐下來, 需要註冊帳號嗎?
使用 jitsi 當然也不必向哪一家公司註冊帳號。
[2024/9/15] 現在開設會議的主持人 (moderator) 必須先採用 google 或 github
等等某個第三方帳號登入。 其他參加者仍舊不必註冊。
2020年4月8日 星期三
尊重你的隱私與自主權的免安裝免註冊雲端視訊會議自由軟體 jitsi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KaLUG 社群技術分享工作坊- 一月二日 Mapping Party @ 高雄左營蓮潭會館
讓我們一起一邊騎車走路拉風一邊把軌跡貢獻給 OpenStreetMap 計畫吧!
Debian 資深開發者 Enrico Zini 和 「科技與社會」 學者林鈺維來/回臺灣,
高雄Linux使用者協會安排了一個
OpenStreetMap 工作坊, 教大家如何在 OpenStreetMap
上標註 POI (Place of Interesting)上傳地圖資訊, 以及如何繪製屬於自已的地圖。
活動將於 2011.01.02 09:30 - 16:30 在高雄市左營蓮潭國際會館舉行。
網頁上那個 「程式設計」 的分類, 確定是個筆誤, 正請他們修改當中。
上次我去參加過, 是給一般人參與的沒錯, 並不需要懂高深的技術。
Windows 筆電也歡迎參加; 若自備空白隨身碟, 現場可能有人幫忙製作 linux 開機隨身碟。
如果有人出交通費的話, 木瓜應該要去。 嗯, 我知你已經會畫 OSM 的地圖; 但這次可以去學一下如何辦這類的活動, 然後回鐵騎社換你主辦類似的活動 (降低技術內容), 讓多一點人認識共創共享的自由文化。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Wikisummaries 挑喜歡的好書來讀; 摘要分享讀過的好書
格主因為整天掛在網路上, 近年來紙本書籍讀得很少。 閱讀網路部落格文章 (我最常看的東東之一) 固然多元﹑ 新穎﹑ 即時, 也不乏很有深度的作品, 但紙本的經典著作還是有它的價值。 例如我在寫 (另一個) 觀點部落格 「資訊.人.權.貴 隨便記」 時, 就經常發現自己在引用 小王子 和 1984 這兩本書裡面的段落。 當然, 因為書看得太少, 有時只好拿臨時浮現在腦海中的關鍵詞上網搜尋 quotes, 打腫臉充胖子隨便引用沒讀過的書當中的片段。
有那麼多人/那麼多網站介紹那麼多好書, 但是時間又不夠, 該如何取捨呢? 把想讀的書名加上 "summary" 拿來搜尋, 或許可找到一些該書的短評摘要。 例如 「長尾理論」 是什麼東西? 請搜尋 "long tail summary"。
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資訊融入教學設計競賽: 展現自由文化混搭力量的好機會
朋友轉知這個活動: 「中小學資訊融入教學案例設計活動競賽」。 基本上就是錄十分鐘的教學影片去參賽。
撇開下載文件是 doc 這些小瑕疵不談 (至少沒用 docx) 可以看出教育部對網路文化的接受度真的越來越高。 「附件下載」 可以看到授權書採用 cc 授權。 實際上採用 cc-by-sa 會比目前他們選的 cc-by-nc-sa 更好; 不過這無傷大雅。 你還是可以用 cc-by-sa 交給他們, 他們總不會抗議你多送了一些權力。
這是展現自由文化混搭力量的好機會。 什麼意思? 「評選標準」 第四條提到:
設計之教學活動易於使其他教師或教師班群廣為引用,並考量一般教師容易取得之數位資源及資訊科技設備做為教學資源,或設計之教材檔案格式流通性很大,以達分享便捷性及再利用性。
如果我們設計一個教學實況, 同時用到相片﹑ 插畫﹑ 音樂﹑ 三套自由軟體, 其中的素材也都來自 cc 授權的網站, 那麼專屬世界就很難與我們競爭了。
各位中小學老師朋友, 請用力申請吧。 得獎時, 拜託順便提醒他們: 不要加 nc 條款, 將更有利於促進自由素材的商業化, 對整個社會都有幫助。 如果教科書商願意把 OO.o 及相關教材放入他們的商品一起賣, 不是很好嗎? 但若 OO.o 的授權加了 nc 條款, 就失去這個機會了。 素材亦然。
記得 要用 kdenlive 幫您的影片加字幕 哦 :-)
ezgo 軍師團成立; 中小學老師實踐 「參與式文化」 公民教育的機會
即將在暑假推出的 ezgo8 光碟, 現在開始集思廣益。 我自己有點分身乏術; 但已有學生參與 ezgo 軍師團 (通信論譠)。 第一線的老師們, 您希望 ezgo 裡面有那些軟體? 請加入討論吧。 這不只是資訊教育的機會, 也是 「參與式文化」 公民教育的機會。
ezgo 團隊這次的做法, 從教堂走向市集 (請見 Eric Raymond 所寫的 教堂與市集) 是一個很棒的嘗試。 這讓每個使用者感受到她的力量: 不論會不會寫程式, 只要提出有說服力的觀點, 都能影響最後的成品。 這叫做 「參與式文化」 ( participatory culture)。 也可以說: 消費者同時也身兼生產者的角色: producer+consumer => prosumer。 這就跟打電話進警廣交通網去通報路況一樣; 這就是 web 2.0。 這是網路科技讓廿一世紀與廿世紀大異其趣的關鍵概念。 每位貢獻者分享他的點子﹑ 圖片﹑ 翻譯﹑ ..., 他感受到 empowered ("我很有力量, 因為我也有貢獻!") 而眾人享用他的智慧結晶。
相對地, 微軟從來不可能邀請一般的微軟用戶參與對下一個版本的 windows 表達意見。 在這樣的文化與環境底下生活的人, 無法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所以面對不好用卻又不得不用的軟體 (不論是 windows 或 linux 或其他軟體), 他有全然的無力感, 只能夠批評抱怨, 無法想像自己有能力積極地對它做一些貢獻與改變。 難怪有些死忠 windows 用戶沒用過幾天 (甚至沒用過) linux 就說 linux 很難用。 下次我們再遇到這樣的人, 將越來越能憐憫他﹑ 同情他而不是跟他吵架。 你可以告訴他: 「我之前也覺得 ezgo 那裡那裡不好用; 不過我參與討論提供意見, 所以它就變好用了。 我相信自己有力量把世界變得更好。 即使只是一點點。」
從中小學教師的角度來看, 參與這類的共創共享文化, 它的教育價值將不限於資訊教育。 在公民道德﹑ 歷史﹑ 群育等等面向, 更有身教的效果。 所以特別是各位老師們, 不論您的專長是畫插畫﹑ 佈置﹑ 翻譯﹑ 或只是出一張嘴提供好點子, 請加入 ezgo 軍師團吧! 又或者, 注意到上面維基百科的連結沒有中文版嗎? 請去幫建一頁吧。 你會很有成就感的。
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推出一個簡單的合法網路音樂解決方案給旅遊業者吧
我在 「二次播放免刑責? 改用 CC 更快樂!」 提到旅遊餐飲等等業者, 可以放心播放 CC 授權的意樂。 但是從 「合法下載音樂網站」 到 「開機, 選臺, 丟下電腦做正事去」 還有好一段距離。 怎樣給這些非電腦專家的業者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 如果有同學喜歡整天泡在音樂裡面, 喜歡推薦好聽的音樂, 請拿這個挑戰當做題目吧。
首先, 有沒有合法音樂的網路電臺, 讓商家簡單選臺之後就可丟著電腦不管? Free Internet Radio stations 可能是一個不錯的起點; 但授權是否合法? 還需要確認。 古典音樂至少在 "作曲" 這部分的版權一定沒問題; 但 "演奏" 部分就不一定了。
很多網路電臺的格式都是 Microsoft Media Server 格式。 有沒有較普及的開放格式? 可不可以 (法律+技術) 把一個 MMS 的站即時轉成開放的格式?
無意間找到 Chrome 瀏覽器的 jamendo 擴充套件。 自動在背景播放來自 jamendo 的音樂。 看來很完美。 能否顯示目前正在播放誰的那一首歌? Firefox 有沒有類似的套件?
如果其他方案不方便, 那麼是否就拿 Jamendo 的素材, 自己架一個合法﹑ 合乎臺灣人口味的網路電臺? 當然, 就用自由軟體架站囉。 用 open source internet radio 找到的教學文有點舊。 也許已經不太流行這麼做了?
或者退一步, 開一個論譠, 邀請同好一起來替 jamendo 的音樂以 合輯 為單位寫評論? 然後餐旅業者就可以到這裡, 根據不同的心情標籤, 直接下載幾片適合的合輯。 當然, jamendo 本身就已經有 "tags", 例如 ambient "氛圍" 音樂; 但若有一個中文論譠, 會更平易近人。 最好還可跟官網互相建立超連結。
如何幫助這些音樂創作家打廣告? 直接把 chrome 的 jamendo 套件顯示的即時資訊打出來? 用 LED 燈顯示?
若能寫一篇 (或一系列) 文章回答上述問題, 並給 「非電腦玩家」 一些公開播放音樂的建議, 點閱率應該會很高。 這對於我正在參與的數位機會中心計畫也會很有幫助 -- 告訴好山好水的偏鄉商家如何用合法免費音樂替觀光加分。